Nikon底片單眼挑選指南 ─ 茫茫機海不再盲盲被宰

Nikon FM2
傳承30餘年,我的135系單眼系統 - Nikon FM2 + 55/1.2 S.C + MD-12電動過片把手

開始閱讀前先嘗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傳統攝影除了拍立得外,不可隨拍隨看。(Y/N)
2.   底片相機張數有限。(Y/N)
3.   底片拍完得送去專門店家沖洗膠卷。(Y/N)
4.   底片的數位檔案是掃描膠卷得到的。(Y/N)
5.   傳統相機大多需要手動對焦,甚至有不具測光功能的相機。(Y/N)
若您有兩題()以上答案為N的話,請先閱讀背景資料再開始瀏覽本篇。

什麼樣的人適合服用這篇索引呢?
1.   持續觀望底片機,不知從何入手的人。
2.   初次接觸底片,打算選擇Nikon底片單眼卻對數不清的型號感到恐慌的人。
3.   初次接觸底片,爬文後發現特定機型文章較多且許多前輩讚譽有加,打算購買銘機(FM2)的人。
4.   已經玩過許多系統,熟知自身需求,欲入手Nikon底片單眼創作使用的人。
5.   已經擁有許多底片機,欲入手Nikon底片單眼做為備機或隨手拍攝的人。

若您已經是底片重度成癮者,不妨輕鬆瀏覽,當作篇生活小品閱讀。本文在協助選擇之前,會粗略介紹Nikon的沿革和進化,最後綜合價格、流通數量、維修難易度和鏡頭群間選擇多元性來探討筆者推薦的幾部機子。操作與數位相機無異之自動對焦底片單眼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
<2017/05/16更新>

<2017/04/09
更新>

照片更新:實拍

文章中未曾提及FE10FM10,系因我曾推薦給許多朋友,但多因為外型不如早期機種經典而落選。若預算有限且不介意外型,想低預算體驗底片攝影,FE10FM10是相當經濟實惠的選擇,且功能完善(1/2000高速快門、可重曝)點我看介紹。

-----------------------------------------------------------------------------------------------------------------------

大綱


一、前言
二、動機
1.   鏡頭
2.   機身
1.   鏡頭
2.   機身
五、實拍
A.風景   B.建築   C.人像   D.其他
A.人像   B.小品
4.   正片實拍
5.   重曝作品
六、結論

-----------------------------------------------------------------------------------------------------------------------

一、前言


孩提時代遠足帶出門的即可拍或傻瓜機,是我接觸底片的契機。隨著數位相機崛起,18歲前幾乎遺忘這些每拍36張就得更換一次小鐵罐的老相機。直至高中畢業前,母親整理房間時翻出蒙塵的相機包,從裡面拿出一機兩鏡一外閃並跟娓娓道來當年為買一部Nikon相機而儲蓄數年的故事。

舊照片掃描
FM2,1988-1989,埔里
當時家母手中拿的FM2大約服役4~5年,照片中搭配的是Sigma 70-210變焦鏡。

藝術底子豐厚的母親極具美感,早在30餘年前玩重曝人像、利用刮花的透明墊板製做柔焦效果、自製影像分割器便於重曝...等。這些都是我大學加入攝影社後才習得的新潮技巧,原來在家母眼裡早已是浸淫多年的老練手法。

舊照片掃描
FM2,1985,合歡山腳架自拍
當時母親幫朋友們拍了大量的人像沙龍及重曝創作,但照片沖洗出後皆贈出。
而家母的朋友們並不熟悉如何使用FM2,造成母親只能用腳架自拍,或由朋友拍下失焦或失敗的重曝照。
(攝影師少有自己相片這點數十年來從未改變吶)

2010.02-Nikon FM2-埔里
FM2 + Ais 35-70/3.3-5.6,2009-2010,地藏院
水蠆殼,這是我第一卷FM2,每一張都得琢磨好久,當年高中剛畢業。


大學後將Nikon FM2帶去屏科大使用,但當時醉心於數位攝影且身邊少有底片同好,相機幾乎都冰封在防潮箱。數年過去,一群人挾著LOMO的名號再次捲起一股懷舊風潮,也燃起了我重拾老機的慾望。考上成大後遷居歷史悠久的府城。這裡不若屏科,一推開宿舍門看見的是巍巍大武山、進校門是數百公頃的青青牧場又或入夜後的滿天星斗。取而代之的,是由無數時光停駐的老街巷弄和燉煨百年文化底蘊所交織渲染的城市。

黑森林星軌
屏科大,Sony Nex 6,2013.03
大學瘋拍風景,天天在學校裡追星、月、銀河、日出與日落。

台南站前
台南市,GR,2014.05
初到台南印象最深的就是圓環和彎來拐去的小巷。現在想起來仍非常懷念閒暇時穿梭未知巷弄的探險。 

在這裡,我遇見了一群熱愛拍底片的人們。
在這裡,我開始了以「卷」為單位的日常。

2015.06-Nikon F3Hp-台南
F3hp + 35/2 Auto - O
底片一卷60-70元時代最喜歡的底片之一,uxi200。


二、動機


因家傳FM2開始對Nikon手動對焦相機有較多認識,亦是使用時間最長的135系統。隨接觸時間漸長,越來越多朋友向我諮詢底片單眼的選擇問題。除了曾經介紹過的Minolta X-700系列,最能給予中肯建議的系統即是F-Mount

於是動手蒐集資料並整理七年間所有使用Nikon手動相機拍攝的照片,決定帶給各位一篇足以協助選擇的簡易索引。


三、歷史沿革


相機於Nikon眾多光學產品中僅冰山一角,且2017年正逢Nikon 100 years anniversary,有興趣可循連結去瞭解。

1.   鏡頭


鏡頭優先介紹,否則各位看倌可能會對反覆出現的代號感到疑惑。Nikon老鏡大致有Non-AI, AI-D, AI, AIS, AIP數種,以下為簡單分辨法。

A.  Non-AI1959Nikon推出Nikon F(俗稱大F)單眼,採用F接環(F mount),為Nikon可交換鏡頭系統之濫觴。以鏡尾的實心兔耳朵(或稱小耳朵,coupling prong)與機身連動來感應光圈值。對焦環為金屬材質,齒輪形狀,對焦手感好。Non-AI鏡頭強行裝上AI時期以後生產之相機會損壞機身卡口,須改鏡尾(俗稱磨屁股)或使用原廠套件(A’id,無須破壞鏡尾,可還原)。本時期鍍膜技術未成熟,發色通常較清麗且對比略AI低。

B. AI1977Nikon將鏡頭AI規格化(Aperture Indexing)。改以鏡尾光圈耦合卡準位置標示最大光圈值,有第二行小光圈字供觀景窗內讀取。仍保留耳朵以相容於舊機。對焦環為橡皮材質、齒輪形狀,對焦手感好。AI以後生產之鏡頭發色較飽和銳利。

C.  AI-DNon-AI鏡頭經由nikon原廠套件環改為AI規格稱之AI'd (AI modified)1970~80年代Nikon發行AI規格時生產,產量較少。AI'd鏡有光圈耦合卡準,有第二行小光圈字供觀景窗內讀取,兔耳也換為空心,與AI/AIS鏡很像。

D.  AIS:或稱AI-S(Automatic Indexing-Shutter ),於1981年進行小改款以配合具程式曝光(P mode)Nikon FA, FG, F4等相機。部份鏡頭移除兔耳。

E.  AIP:多了電子接點,可將鏡頭資訊傳回機身Exif(CPU鏡,如AIP 45mm/F2.8或福倫達設計的Cosina 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II Aspherical…等等)

簡易辨認表:


本表僅鏡頭照片出自kenrockwell網站,已確認過非商用及實體輸出可使用。除照片外皆經自行蒐集資料製作,請勿任意拷貝轉載。







































TOP

2.   機身


機身以下表時間軸展示,本表摘錄自維基百科(原表連結)並經筆者重製而成。根據使用族群可區分成專業、高階、中階和入門等四級。其中可概括成以下幾個大類:


Nikon Film SLR Timeline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Professional
 
 
 
 
  
F
 
High-end
 
 
 
 
 
 
Mid-range
 
 
 
 
 
 
 
 
 
 
 
 
 
 
 
 
 
 
 
 
 
 
Entry-level
 
 
 
 
 
 
Autofocus
APS-format
Nikkorex with leaf shutter
Nikomat/Nikkormat
Manual Focus with A mode


A.  APS-format:底片難尋,不討論

B.  Nikkorex with leaf shutter:史上第一個不可換鏡頭的的135單眼相機系列,本篇不討論

C.  Nikomat / Nikkormat1960~70s早期的Non-Ai(下節將介紹)接口系列,傳承了專業機F系列的堅固機身,厚重紮實。取消可交換式觀景窗,以相對便宜的定價販售。1980年以後不再使用Nikomat / Nikkormat,將商標統一成Nikon。產品線與後期的中階機類似,分成FT(純機械相機,電池僅供測光如同FM, FM2)系列與EL(有光圈先決模式如同FE, FE2)系列。由於鏡頭僅適用Non-Ai時期,選擇較少故本篇不討論

D.  Manual Focus without electronic features:如F, F2, FM, FM2等具備機械結構,電池僅供測光系列。FNikon第一部可交換鏡頭的單眼,但接環僅適用Non-Ai故不討論。F2根據不同測光頭可分為六種,最後期的F2A / F2AS(使用DP-11, DP-12測光頭)能使用AI, AIS鏡頭,但售價略高,故此類以討論FM系列為主

E.  Manual Focus with electronic features(A mode):如F3, FA, FE, FE2, EM, FG, FG20等具備光圈先決及電子快門機身,沒電力時擁有單一速度之機械快門,通用AI版本以後之鏡頭。本文著重討論FA, FE, FE2, EM, FG, FG20等中低價機身

F.   Autofocus:擁有Nikon數位系統欲跨入底片坑者推薦,但本文僅探討手動對焦系列


3.   小結


簡單整理了各時期的機身、鏡頭之相容性。須注意Non-Ai時期鏡頭未改鏡尾時僅供Non-Ai機身使用,惟過渡時期之產品FMFE可以通吃Non-AiAI以後之鏡頭


機身
Non-Ai
改口Ai
Ai
Ai-S
E系列
Ai-P
F, F2, Nikkorex F, Nikkormat FS, FT, FTN, FT2, EL, ELW
+
+
+
+
2
2
F2A, F2AS, Nikkormat FT3, EL2, F3, FM, FE
2
+
+
+
+
+
EM, FG-20
6
+
+
+
+
FG
4
+
+
+
+
FM2, FE2, FM3A
+
+
+
+
+
FA
3,4,5
4,5
+
+
+
表例
(+)該鏡頭可以實現其完全功能。
()該鏡頭不應在此類機身上使用,否則會造成機身損壞
(1)手動對焦
(2)只有收縮光圈測光,部分鏡頭可以改裝卡口。
(3)沒有AMP測光(多重區域測光)或矩陣測光
(4)在快門先决模式下可以調整快門值,在程序自動曝光模式下可以調整曝光組合。
(5)沒有高速程序自動曝光(High speed P)
(6)在使用SB-ESB-19閃光攝影時只有一檔光圈




























四、如何選擇


1.   鏡頭


F Mount鏡頭版本眾多、焦段齊備,首先得確認購入相機後,想用來拍攝什麼主題,這部分與數位相機無異。若要仔細探討所有Nikon鏡頭,或許可寫成一部數百頁的磚塊書。

掌握攝影原則,底片與數位的挑選鏡頭思維是一樣的,惟須注意底片時代的變焦鏡表現與定焦鏡差距較大且鮮少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重量體積權衡下較常使用定焦。

此時期之鏡頭鍍膜尚在發展,抗耀光性能較現代差,使用得宜可獲得更有溫度之影像。

下列簡易分類:

A.   魚眼:強烈張力之特殊用鏡頭,趣味性更勝實用性。

B.   廣角:適合拍攝風景、建築與帶景人像,邊角畫質與變形抑制無法與現代鏡比擬。

C.   標準:光圈較大且版本眾多,可依照預算或機身快門速度限制選擇f2, f1.8, f1.4, f1.2等不同光圈。

D.   望遠:適合拍攝壓縮感強烈之風景與人像,或拍攝飛羽、生態。底片機無防手震,望遠鏡頭光圈除135mm以內光圈皆稍小,手動對焦亦較吃力,200mm以上建議上腳架。

E.    微距:因底片感度有限,須特別注意進光量。標準焦段的微距鏡較為泛用,廣受大眾喜愛。

F.    移軸:適合拍攝建築或利用偏移光軸創作。

G.   變焦:適合旅遊或日常紀錄,方便免換鏡。早期變焦鏡畫質遜於定焦鏡。

2.   機身


本文撰寫目的為推廣初中階之手動底片單眼,故剔除專業等級的Nikon F系列和近代具自動對焦的機身。針對二手市場流動最廣的15SLR做簡單的比較。F接環歷史約50餘年,機身往往是系列性質的進化。我將各系列按照功能與接環版本,繪製下方選擇之流程圖,能快速協助篩選合適的機身。






機身性能對照表(1960s~1990s)
機身型號
FT
FTN
FT2
FT3
FM
FM2
EL
ELW
EL2
EM
FE
FG20
FE2
FG
FA
快門類型
機械
機械
機械
機械
機械
機械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子
曝光模式
M
M
M
M
M
M
M, A
M, A
M, A
M, A
M, A
M, A
M, A
M, A, S, P
M, A, S, P
測光模式
平均測光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可曝光鎖
中央重點
中央重點矩陣測光
快門速度
1-1/1,000
1-1/1,000
1-1/1,000
1-1/1,000
1-1/1,000
1-1/4,000
4-1/1,000
4-1/1,000
4-1/1,000
1-1/1,000
8-1/1,000
1-1/1,000
8-1/4,000
1-1/1,000
1-1/4,000
閃燈同步速度
1/125
1/125
1/125
1/125
1/125
1/250
1/125
1/125
1/125
1/90
1/125
1/90
1/250
1/90
1/250
二手區間(NT)
1,500
-2,500
2,000-3,000
2,000-3,000
3,000-4,000
2,500-3,500
4,500-7,500
1,500-2,500
2,500-3,000
2,500-3,000
1,500-2,500
2,000-3,500
1,500-2,500
4,500-6,000
1,500-2,500
4,500-7,000
可用鏡頭版本
Non-Ai
Non-Ai
Non-Ai
AI,AIS
Non-Ai, AI,AIS
AI,AIS
Non-Ai
Non-Ai
AI,AIS
AI,AIS
Non-Ai, AI,AIS
AI,AIS
AI,AIS
AI,AIS
AI,AIS
生產年份
1965-1967
1967-1975
1975-1977
1977-1978
1977-1982
1982-1984
1972-1976
1976-1977
1977-1978
1979-1982
1978-1983
1984-1986
1983-1987
1982-1986
1983-1987
重曝
機身顏色種類
/
/
/
/
/
/
/
/
/
/
/
/
備註
 
 
黑極少
產量少
 
名氣太大價格偏高
 
 
產量極少
體積最小
 
黑極少
體績略大於EM
 
銀極少






































五、實拍


終於到分享照片的章節寫到手快斷掉。我用過的機身、鏡頭不多,機身以FM2為主,偶爾使用朋友的FE系列或EM。鏡頭則是集中在廣角和標準焦段,故無法給各位全面性的分享。照片會標註使用器材以及簡易資料。

實拍大部分機身為FM2,是因為家裡有機身便繼續使用。但請讀者注意成像靠的是鏡頭,機身只影響成像以外的操作性能及手感。尤其現今底片攝影以掃描為主,我認為一張影像的發色與畫質「六分靠鏡頭,四分靠沖掃」。

以下由於沖掃店家過多,不一一註明。

1.   廣角焦段實拍


A.  風景

2014.03-Nikon FM2-屏東-宜靓-1
FM2 + Non-Ai 24/2.8 N.C

站前圓環
FM2 + Samyang 14/2.8


安平朝霞 by Nikon FM2
FM2 + Samyang 14/2.8


林森路 by FM2
FM2 + Samyang 14/2.8

2014.02-Nikon FM2-高雄自助-台南菇
FM2 + 35-70/3.3-5.6


B.   建築

2014.02-Nikon FM2-高雄自助-台南菇
FM2 + Non-Ai 24/2.8 N.C


2014.03-Nikon FM2-屏東-宜靓-1
FM2 + Non-Ai 24/2.8 N.C

2014.04-Nikon FM2-屏東
FM2 + Non-Ai 24/2.8 N.C

2014.04-Nikon FM2-屏東
FM2 + Non-Ai 24/2.8 N.C

2014.08-Nikon FM2-台南家庭照
FM2 + Non-Ai 24/2.8 N.C


C.  人像

TaiTai
FM2 + Non-Ai 35/2 Auto-O

2014.03-Nikon FM2-屏東-宜靓-1
FM2 + Non-Ai 24/2.8 N.C

白白
FM2 + Non-Ai 24/2.8 N.C


遺世
FM2 + Non-Ai 24/2.8 N.C

廢墟X制服
FM2 + Non-Ai 24/2.8 N.C


D.  其他

退伍後就業前的掙扎
FM2 + Non-Ai 35/2 Auto-O

退伍後就業前的掙扎
FM2 + Non-Ai 35/2 Auto-O

退伍後就業前的掙扎
FM2 + Non-Ai 35/2 Auto-O

退伍後就業前的掙扎
FM2 + Non-Ai 35/2 Auto-O

退伍後就業前的掙扎
FM2 + Non-Ai 35/2 Auto-O


2.   標準焦段實拍


A.  人像

day off
FE + Non-Ai 50/1.4 S.C

<曉>天台上
EM + Ais 50/1.8

甘
FM2 + Ais 50/1.2

白白
FM2 + Ais 50/1.8

白白
FM2 + Ais 50/1.8

Light
EM + Ais 50/1.8

Holiday
EM + Ais 50/1.8

Yu04
FM2 + Ais 50/1.8

2014.07-Nikon FM2-台南-阿甘
FM2 + Ais 50/1.8

Goodbye kiss
FM2 + Ais 50/1.8


B.   小品

2013.11-Nikon FM2-台南-321巷
FM2 + Ais 50/1.8

2014.1-Nikon EM-台南-台鹼
EM + Ais 50/1.8

黑貓的白
EM + Ais 50/1.8

2014.01-Nikon EM-墾丁-家庭
EM + Ais 50/1.8

2013.12-Nikon FM2-台南-水仙宮
FM2 + Ais 50/1.8


3.   望遠焦段實拍


出門喜歡只攜帶一機兩鏡的我沒有使用過超60mm以上的焦段,故此小節請來擅長撰寫用後感的達人攝影Enzo,上週剛發表一篇Nippon Kogaku 105mm F2.5(俗稱阿富汗少女鏡)的實拍分享文(點我看文)。轉接Sony A7r ll拍攝,照片經過調色,供參考散景與壓縮感。

DSC05985

DSC06081

DSC06021

DSC05980

DSC05790
 




4.   正片實拍


一直以來只用過哈蘇拍攝中片幅正片,故請來使用家傳FM2的好友Sam Li支援幾張正片(幻燈片)。他曾隻身踏訪歐陸二十餘國,留下無數雋永的照片。對他的背包客日記有興趣請循連結觀賞:Exposure Life

008
FM2 + Non-Ai 35/2 Auto-O + Velvia50


015
FM2 + Non-Ai 35/2 Auto-O + Velvia50

034
FM2 + Non-Ai 35/2 Auto-O + Velvia50

009
FM2 + Non-Ai 35/2 Auto-O + CT100

004
FM2 + Non-Ai 35/2 Auto-O + CT100


5.   重曝作品

2015.01-Nikon FM2-鳳山廢墟重曝
FM2 + Non-Ai 35/2 Auto-O 

2015.01-Nikon FM2-成大-台欣重曝
FM2 + Non-Ai 35/2 Auto-O 

Hands All Over
FM2 + Ais 50/1.8

2015.01-Nikon FM2-跨國交換重曝-林米
FM2 + Ais 50/1.8
跨國交換重曝

女孩與花
FM2 + Ais 50/1.8
現場重曝


六、結論

結論採用條列式敘述:

1.    定出預算區間。
2.    確定未來拍攝重點以挑選鏡頭(人像、生活紀錄、風景、生態)
3.    依照挑選的鏡頭選擇合適的機身,若購買大光圈鏡頭又打算於光線明亮處製造景深,可選配備有高速快門之機身。
4.    決定拍攝主軸後依照前述流程圖挑選機身。
5.    不需執著電子與機械快門,應確保購買之機身經過檢查與保養,並養成攜帶備用電池的習慣
6.    預算有限時建議著重鏡頭
7.    預算寬鬆且有長期拍攝打算可先購買高階機身,再慢慢擴充鏡頭群。

總結:


1. 錢有限,先挑鏡再選機。
2. 想玩長久,先衝高機身再補鏡頭群。
3. 用不到的功能不要買(重曝、P mode)。




七、資料來源

1.   底片定義

八、後記


撰寫本文耗費大量精力與時間,若您覺得此文有幫助,請不吝分享給可能有興趣的朋友;若資料有誤植請通知我盡快修正。由於筆者2015.06前的所有電子資料都在一場意外中煙消雲散,僅剩手邊擁有的底片膠卷和光碟。月初將所有的光碟重新讀入並重新建立了資料索引,發現拍照不快的我也默默累積兩百餘卷。整理之餘發現許多FM2拍下的回憶,興起彙整之意。

撰文過程中在家裡翻找父母年輕時的相片,試圖追溯FM2在三十餘年的洪流間凍結的吉光片羽,也聽母親說了許多故事。那個年代的影像得來不易,每張影像後蝕刻的記憶深度非現今可以比擬。翻著老舊的相本,內頁相片微微褪色,但感動似乎沒有降溫。

我揀出一卷400度底片,打開背蓋、上片、過片、擊發再過片,聽著齒輪拉扯焦片的喀喀聲響,看著計數器來到數字一。相機不再是工具,更是足以橫跨世紀的傳承之物,承載著歲月重如泰山。


TOP







羊
-作者簡介-
紙羊
喜歡拍照,熱衷紀錄每一瞬的光與暗


2 則留言:

  1. 查Nikon 底片機時,意外找到大大的網站, 哈! 我也很懷念底片機的年代! 再找時間仔細爬文了..
    謝謝大大的分享!!

    回覆刪除
  2. 寫得很詳細也很深情,我去年買了一台nikomat ft,雖然很重還是很愛,正打算入手中長焦鏡頭,在搜105mm vs 135mm時就看到這一篇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