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絕美光影 |
回顧本站上一篇文章竟然是年初的事了!真令人震驚。
筆者8月底自國軍登出,接著準備了三個月的國營招考,總算在幾天前考完。
這段時間深入簡出,基本上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然也就這麼一年多沒好好拍照了,適才整理防潮箱才驚覺底片幾乎都快過期了(淚
趁著空檔想把累積很久的舊照片逐一撰寫成文,轉換心情。
大學、研究所都在南部求學,北上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
這回分享的klasse W照片全數集中在2015年的春天某次北上參與計劃的期中會議時所拍,
 |
北車旁的車水馬龍 |
鵝鵝,剛剛才發現紅綠燈中間夾著一杯什麼東西...
 |
山頭火拉麵 |
向來愛吃拉麵的我得知北車就有山頭火的分店,怎能不吃?
沾醬濃郁且辣味有層次,麵條帶勁吃起來很過癮。
 |
紅樓 |
還記得這天與日向約在1號出口,由她帶領我去拜訪馬叔。
那時筆者對撕拉片正熱衷,見到馬叔有如見到偶像般開心,只可惜撕拉片在2016年正式成為時代的眼淚。
 |
廢棄戲院 |
這裡有一個很狂的廢墟戲院,可惜無緣拜訪。
 |
北捷 |
驚人的穩定性,我說捷運行進中沒停過滑手機的奇女子。
 |
羅東 |
來到羅東開始出太陽。因為參加了蘇花改的計劃才有這幾次機會拜訪宜蘭,否則去東部的次數屈指可數。
 |
羅東 |
 |
普悠瑪 |
 |
蘇澳新站 |
開會的蘇花工程處位於蘇澳新站附近。
 |
蘇澳新站 |
 |
林場肉羹 |
開完會回羅東四處走走逛逛,吃了碗林場肉羹。
 |
羅東林場 |
 |
羅東林場 |
 |
廢墟 |
廢友指點羅東必訪景點,塔樓頂端還有一個神父摸摸頭的logo。
 |
廢墟 |
延著荒煙漫草的小徑而上。
 |
廢墟 |
 |
廢墟 |
 |
廢墟 |
 |
廢墟 |
 |
廢墟 |
 |
廢墟窗景 |
 |
遠眺羅東 |
 |
廢墟 |
 |
頂樓視野 |
 |
窗景 |
拜訪此處最喜歡的一張,不得不說w的測光很令人信賴呢。
 |
廢墟 |
 |
廢墟 |
左下角的神父笑容有點詭異且熟悉...不就是大門口鐘樓頂端那位嗎!
 |
廢墟光影 |
 |
神父4 ni |
 |
廢墟 |
很喜歡底片在光與暗的平衡。
 |
稻田 |
回程騎車偶然看見的田中倒影。
 |
羅東運動公園 |
 |
北捷 |
回台北展開兩天的巡廢訪勝。
 |
介壽堂 |
大屯山火山群帶來豐富的地熱資源,蒸氣裊裊。
 |
介壽堂 |
 |
介壽堂 |
在廢墟之路上引領著我們的前輩。
 |
介壽堂光影 |
 |
介壽堂光影 |
當下被這美麗的光影給感動的不能自己。
 |
介壽堂 |
富士ebc鍍膜下的綠。
 |
W與我 |
 |
廢旅館 |
離開陽明山,往海前進。
 |
看得見海的天臺 |
 |
廢旅館 |
 |
基隆漁會 |
 |
漁會 |
 |
廢墟好朋友 |
 |
橘貓下樓梯 |
 |
廢墟好朋友 |
 |
建基煤礦 |
往十三層的路上。
 |
建基煤礦 |
 |
建基煤礦 |
耳邊響起了某刺客遊戲配樂,是說這條繩子也不知要垂吊至何處。
 |
孤單的小椅子 |
 |
逃出生天 |
 |
減EV |
 |
建基煤礦 |
 |
建基煤礦 |
 |
建基煤礦 |
 |
建基煤礦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朝聖,聽說去年封起來了。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
 |
台北防火巷 |
 |
樹林台汽 |
充滿廢墟的一篇,全數由Fujifilm Klasse W拍攝。
這次旅程的照片沖洗出來之後,便覺得此機相當適合做旅行隨身機。
完整的曝光功能和準確的自動測光,甚至能自定iso玩增感。
但在搜尋一下售價之後,筆者放棄w轉為繼續尋找Tiara ll,最後也順利在日拍低價購得。
時至今日,這兩台機子的身價貌似又被炒得更高了。
 |
-作者簡介-
紙羊
喜歡拍照,熱衷紀錄每一瞬的光與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